# g: ^1 h% U) c/ N" V a 有幸在觉悟的空间里看到这篇文字,很有感触,引来与大家分享。8 s* Z9 p7 Q6 ]
有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寻找回民餐馆挨家试吃。后来被他找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 V) G& B1 G; M; _
7 @2 l5 p* c& B; \& k8 w* a/ ]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个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午饭时间,店里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个旁边闲扯,这是个很慵懒的午后。 0 |/ _! @3 Y; `5 E3 u# I
! o+ K( U9 U' \. ^8 N在我们要第二盘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
* ?7 q: Z& Y1 Y1 Z ) J) t' P! ?8 Z9 K- t. j: C6 N
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 7 u- X6 T- ^- q2 v) u# ?
2 n: P! `, M6 A3 R4 Y! f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上算干净的,这在乞丐当中绝对是很少见的。
* F: X% {# l* i/ ]1 w3 B
; J1 q1 w' C( V `. h要说要饭要到饭馆里是找对了地方,可事实上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小饭馆做的是回头客生意,客人吃剩的东西直接当面倒掉,他们家主食是烧卖,现要现包。小老板根本就没有剩饭剩菜给老人,很明显他也不能给老人来上这么一份现要现包,小不其然的一件事就这么不好解决。
+ i3 c9 X& p/ F+ q$ e 2 O( p' q8 e8 v0 H$ d) R5 k
我们的桌上有一屉烧卖,每次来我们都会要上这么一份,我一口没吃过,我那哥们也是浅尝辄止,之所以要它是一个习惯。这家饭馆的服务员很有一套,在你点完菜后,她会随口问一句:“来几屉烧卖?”口气不容置疑,你会下意识的选择数量而不能拒绝他们家这个祖传手艺。 2 _7 r8 b- {7 q* q% d
6 C2 ~ Z2 }* m* E5 A6 K朋友也对这个老人发生了兴趣,招呼服务员把这屉小老板引以为荣的烧卖给老人拿过去,并且让老人坐在我们旁边的桌上吃。没有外人,小老板也就不拦着老人坐下,还说桌上有醋,有芥末,想用随便。
9 {; ~$ G: P g( F; ` {4 x " v. E9 p! }- Z1 v) h
老人喃喃的道谢,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个搪瓷茶缸想要点水喝,这个缸子让我们吃了一惊,班驳的缸体上一行红字还可以辨认——-献给最可爱的人!
5 ^9 _! {( P; Q W
) G6 `8 P- L: s" L7 }( w h1 x2 ^3 @我这个哥们是不折不扣的将门之后,他祖父是55年授衔时的少将。
) V0 D5 n! @1 K7 C, ^
5 a; t) C$ i& ?1 D. R" L4 x' }看到这个缸子出现在这么个老年乞丐手里让我们很纳闷,朋友迟疑地问老人这缸子哪来的?
$ i0 `- d" |/ c* E
$ S; B/ B4 b7 X9 }. ~4 I! n老人喃喃的说:“是我的,是我的,是发给我的。”
* p- u8 \6 S4 `3 w) x
A# l6 K. C+ c, p* O* Q: M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朋友说:爷们,你过来坐,你过来坐,咱爷三唠唠。老人说不用不用。
1 I" \) M! B& s0 b 6 V0 f) Z: z; [* _$ T" ?; J
我起身把老人扶到我们桌前,于是就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 }# d1 r$ `5 ~. v$ s. r9 l 0 Y' f( p( f* O9 f. n
“老爷子,你参过军?”
! O% f/ v. D! t% D; `, b5 T; v2 U ( x/ N: D0 R1 |! a( E Z8 Q
“是呀是呀,当了七年兵哩!” $ V/ V. {6 k- u' M2 @9 y( _0 `
“您老是哪里人?” : A9 c7 B! J& e" `
+ j1 J- ]. b1 q2 n
“安徽金寨的。”
0 O" ]7 ^4 V, T0 |3 J0 m
1 d# K D% k1 @ @& s5 N“哪年入伍呀?” ' y. ? | b1 P) f( k$ f
3 @+ v' z) h2 [+ q, c0 J$ `" Y3 h
“46年,就是日本投降的第二年。”
7 ^7 J- M4 ?: X7 e8 U8 O/ @5 J7 j
( Z7 ]1 d' f0 {4 F6 j5 y“您参加的是哪只部队啊?”
- j* ^7 T$ X; E( b/ ^! } ) Y5 `/ a3 J/ v
“新四军六师,就是后来的华野六纵。” 1 W+ m( O; l' z8 @; Q4 u
“您还记得你们纵队司令是谁吗?”
. O3 a: r) J7 K F- S“王必成啊,打仗是好手啊!” " @$ `1 d% {. H! J! ]$ r. o$ f: z; R
# H$ M$ P' z2 L0 D% ?
老人语言含糊不清的念叨起来,我和朋友都默然了——-一个来自乡下的老农显然不会知道这些已经逐渐被人们淡忘的历史,这是支我军历史上的英雄部队————孟良崮上,张灵甫被这支部队击毙,使该纵队一战成名。 7 l/ E4 C3 ?( e5 Q
* R/ L4 n2 x$ \- P4 X6 [我们给老人夹菜,倒酒,继续我们的话题——————“后来还参加了抗美援朝?” * J1 J, ~" w1 q+ M
. i% X7 i" E* ]“是呀是呀,美国人的飞机厉害呀,我就是在朝鲜受伤后才复员的啊!”
7 f1 }- p6 Q& J9 F
% g. B( M- x& I! C2 w( R7 U“那您参军七年应该是干部了,怎么是复员呢?” 2 r. W1 A4 |' K1 |
% W. E$ I* ]3 y
“没有文化啊,当不了干部。” 1 c3 ~3 T; X: P( a1 O: `. q8 M
( O8 d7 X, v' o0 a* q. O看见我们狐疑的神色,老人着起急来:“你们两个娃不信吗?我有本本的,有本本的!”
老人慌慌地在怀里摸出一个包得很仔细的小布包打开来,两个红色塑料皮的小本,一个是复员军人证书,另一个是二等残废军人证书。老人慢慢卷起左边的裤管,我看见了一条木腿。
* ~& p/ z2 a/ d0 Z- g朋友在包里又拿起一张叠的很仔细的白纸打开看,看完后递给我,默默无语。
* k& K! a. B. t" d
* X$ L1 F# k, X3 m
! W3 }7 u- w: O( ?那是一张村委会的介绍信,大意是持该介绍信者为我村复员残疾军人,无儿无女,丧失劳动能力,由于本村财政困难,无力抚养,特准许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协助云云。 5 F, K7 L& c$ k! {' F9 ?# v, b
# q' ^" a4 N: b; O0 B5 K, a
村委会的大印红的刺眼。我们都被这个事实震惊了,饭店老板也目瞪口呆,好久他才结结巴巴的对老人说:“老爷子,再到了吃饭的时候您就上我这来,只要我这饭馆开一天,您就......” y) @' x; @, F9 E, d! U1 [% @
老人打断他说不,他说他还能走动他就要走,老人说东北人好咧,当年在丹东他就知道东北人好咧。
- ~7 R1 \* f. F) Y* d* W9 R" r$ _5 R
1 a' P- [! _2 v9 U3 E1 o我纳闷地问老人为什么在行乞的过程里为什么不要钱呢?老人突然盯着我说:“我当过七年兵的,我还是个共产党员哩,我怎么能......?”
3 y3 g& L0 o. N1 A0 j % J0 g, u" ~! g% \# T
那一刻,我泪流满面…… , u% {' C$ l" m; y, ? G
6 S. u V/ W) O
看完后,心情沉重!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希望大家能把这帖帖满全国各地的论坛!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中国现在还有着这么一些人!我没什么话说,能做的就是转发一次,仅此而已。
# I( a( F5 z* S1 j 请看过帖子的朋友都顶一次好吗?为了让更多的朋友能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