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角度看北大保研门——成绩不好一无是处?, Q2 g/ g; y: g+ U$ o. Y( ^ |9 Z
近日在天涯看到一则被激烈争论的热帖,发帖人另类的思维引起了我对一些教育事件的重新思考,现转发到此,
* n: C2 _! m! S: `本帖转自:天涯 作者:雪见夕瑶
2 Z7 ]8 A0 r1 U( }& O5 m( rID为国内一普通年轻人,差点成为70后的80后,南方人。
! _6 F+ K9 A; _( |& Q7 k出国归来,一朋友邀请我去他处晚饭,朋友已为人父,孩子上了小学,和朋友在家聊天之际,朋友妻带着他儿子回来,寒暄后他儿子来对父亲汇报工作,其中有一句让我大为惊叹,原话是这样的:“**学习不好,X老师让我们不要跟他玩”。听到这句话我顿时联想起我小时候班上的那些差生形象,想起了那时候老师们对我们说着同样的话,没想到20多年后,居然还是这样,学习不好还是一如既往的低人一等!
1 a0 }9 ^3 M: X0 g7 o4 W' r3 L回想一下我们的成长履历,9年义务教育,拼死考重点高中,3年囚牢般的高中生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这期间,身边的很多朋友离开了学堂,有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但无论在哪一个环节,学习不好,仿佛成为了一道理所当然的分割线,将老师爱,家长疼的孩子划在了一边,而那些被老师们唾弃,并引导乖孩子唾弃的“坏孩子”则站在了另外一边,乖孩子们其实都知道,坏孩子里有很多聪明的人。进入社会后,看看当年那些所谓的坏孩子,有的从我们的视线消失了,但有的却过着比很多好孩子还好的生活,当然,我没有把家庭条件因素算进来,那些过得好的坏孩子们,都靠的是自己打拼。老师们眼中的坏孩子,原来并不坏,那么当初老师们所谓的这个坏,又是怎样的一种坏?
- r' ~ D; w" |, n6 ]+ g, f2 ^4 m: i自古以来教不严师之惰,为师不惰或是为师不“情愿”惰,那么教不严则是孩子自身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坏孩子这一群体。没有了老师,没有了课堂,也就没有了坏孩子与好孩子。但这仿佛与老师课堂无关,而与我们看待学生的一种态度有关。
) a) c" G3 r0 ?360行,行行出状元,那么学习算不算一行?这是我一直想问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知识(其中一些学科)并非每个天真的孩子都乐意去接受。他们可能更喜欢自然,更喜欢发散自己的思维。读大学时候就有一个朋友,学的是广告,公共理论课一塌糊涂,逢伟人必挂,但人家可以拿全国广告比赛的第二名,而且大奖小奖不断。那么你说这样的学生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还有天涯上前段时间比较火的一篇贴《中国差生变美国天才》,里面阐述的个体正是让我们困惑的一种现状,在国内是坏孩子,到国外呢?还有《北大挂科学生被保研》这篇帖子(具体名字不记得了)也很奇怪,挂了科你就一无是处了,哪怕你真的有其他特长也不会被关注。这些表现都看出来在我国的教育里,什么东西最重要,没错,是成绩,是我们最唾弃的所谓的成绩,正如我们一贯的仇富却一直想把自己变成富人一样,我们一直在唾弃应试教育,却一直在用应试教育的观点去剥离每一个学生,**式的观念一直以来从未改变。在这里提一下国外的高校制度(希望能够求同存异),学生入学后,只要在规定时间取得规定的学分,就可以取得学位,学生选课五花八门,同专业的学生不一定同时上同一门课,不存在班导师一说。国外学生辅导员的工作职责有三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心理辅导、职业辅导和社会化辅导。辅导员主要通过辅导项目对学生进行个人或者团体的辅导,从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求职技巧,教会学生如何社交、如何做人。而我们国家的唯一标准是成绩,是学分,除此之外,别无他物。你考了满分,不管你是奥特曼还是蜘蛛侠你都是老师和爹妈的乖娃娃。看着一些带着厚厚的眼镜,对为人处世一无所知的好孩子(大学生),我都不由得要叹一口气。
4 O2 N, n2 K! E7 _# p回家的路上我想起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很多所谓的坏孩子,他们很多人的面容我都记不清楚了,只是老师们的责骂与罚站让我能从记忆里影印出这样一个形象,不知道这些坏孩子在有了自己的后代后会不会对他们说,孩子,要好好学习,成绩不好你就什么都不是,知道吗?0 Q6 r5 z2 A; n) ?9 n! w- U% }- F
一篇帖子的效果,无非是一些人骂,一些人顶,一些人评,一些人扰,一些不懂装懂的人天花乱坠,一些懂的人一笑置之,仅此而已。1 V. W, f7 g6 g
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一些眼见也不知是否为实的事,让我觉得骨鲠在喉,不吐不快,犹如知道沾血的馒头不能治病,任抱幻想走到刑场。文中定有很多鄙人不解或错解之处,各位高人无需亮法宝,自解便可。$ _9 u4 V/ K4 c+ k0 E
原帖链接地址: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725072.shtml
- u. [+ I+ g7 p8 E! i希望能看到大家的观点或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