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
; q. w, C9 b* [ F$ s: w" G/ g) d) H, e z2 R- [! {
在安全技术防范领域,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电子密码锁代替传统的机械式密码锁,克服了机械式密码锁密码量少、安全性能差的缺点,使密码锁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性能上都大大提高一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单片机的问世,出现了带微处理器的智能密码锁,它除具有电子密码锁的功能外,还引入了智能化管理、专家分析系统等功能,从而使密码锁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应用日益广泛。本文介绍以51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密码锁,详细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基本功能框图、关键设计技术及软件工作流程。; h( C7 [5 u/ |( ]
. W+ B/ h+ q) X
1基本原理及硬件组成+ J1 f7 q7 V C' O
9 g* K4 f+ X* S* }0 p( r l 智能密码锁的系统由智能监控器和电子锁具组成。二者异地放置,智能监控器供给电子锁具所需的电源并接收其发送的报警信息和状态信息。这里采用了线路复用技术,使电能供给和信息传输共用一根二芯电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0 q0 R' T5 \* x4 n z
, Z1 A5 X! f8 I& _( f% P+ l6 @/ G 1.1智能监控器的基本原理及组成框图% F3 a: q2 ^% u) q& s, ?9 B
% f& ~4 v8 v" B4 E
智能监控器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它由单片机、时钟、键盘、LCD显示器、存贮器、解调器、线路复用及监测、A/D转换、蜂鸣器等单元组成。主要完成与电子锁具之间的通信、智能化分析及通信线路的安全监测等功能。
' ?2 P( M" K8 S" y4 C6 v0 T$ t+ {; k. r+ [% [5 K8 r! J
智能监控器始终处于接收状态,以固定的格式接收电子锁具发来的报警信息和状态信息。对于报警信息,则马上通过LCD显示器及蜂鸣器发出声、光报警;对于状态信息,则存入内存,并与电子锁具在此时刻以前的历史状态进行比较,得出变化趋势,预测未来的状态变化,通过LCD显示器向值班人员提供相应信息,以供决策使用。智能监控器与电子锁具建立通信联系的同时,通过A/D转换器实时地监视流过通信线路的供电电流的变化,有效地防止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保证了通信线路的畅通。- r1 I8 c. |4 v3 ?/ e
/ P; L$ S/ A a( o1 J" ^( o! L1 N
1.2电子锁具基本原理及组成框图
I, K3 u; M$ w* U
& x* _& Q; C2 F5 b0 e9 o4 M. i. U9 X4 f9 S 电子锁具的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它也是以51系列单片机(AT89051)为核心,配以相应硬件电路,完成密码的设置、存贮、识别和显示、驱动电磁执行器并检测其驱动电流值、接收传感器送来的报警信号、发送数据等功能。
6 ?7 C2 l, B$ L) |$ w' A: }4 k% |. y6 T( s5 L( `
单片机接收键入的代码,并与存贮在EEPROM中的密码进行比较,如果密码正确,则驱动电磁执行器开锁;如果密码不正确,则允许操作人员重新输入密码,最多可输入三次;如果三次都不正确,则单片机通过通信线路向智能监控器报警。单片机将每次开锁操作和此时电磁执行器的驱动电流值作为状态信息发送给智能监控器,同时将接收来自传感器接口的报警信息也发送给智能监控器,作为智能化分析的依据。7 p3 \' u# k9 W2 W
8 v6 v( L* T+ A3 n! V" c
2关键技术
% \# f! D1 ^6 f( H0 O# G) T7 [, ^
3 D, o7 `3 C( V, S6 \) B% | 为了提高智能密码锁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除在器件选择上采取措施(如采用低功耗、宽温度范围的器件)外,在设计中还采用了一些关键技术。" z/ \2 T" }$ R) T a0 g% c4 m
9 Q1 Q" j, b9 Q- S ^ 2.1线路复用技术
' q7 f# e& @- L! D! f4 u% V$ C: F$ n& E6 o2 V3 ?1 M
智能监控器和电子锁具异地放置,智能监控器供给电子锁具所需的电源并接收其发送的报警信息和状态信息。如果采用通信线路和供电线路分开的方式,势必要增加电缆芯数,安全隐患增加。本文采用了线路复用技术,仅用一根二芯电缆,实现了供电和信息的传输。原理图如图3所示。
' ?' @* b' i2 _3 y
$ y% O+ u4 z" q) c' m 在发送端,电子锁具通过脉冲变压器T将调制好的数据信号升压后发送出去;在接收端,脉冲变压器T将接收到的数据信号降压后送解调器,以减少载波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为了减少通信和供电之间的相互干扰,对扼流圈L、耦合电容C的选择要综合考虑。. c, V9 {$ b/ A9 Z8 s
& C" @ i2 f, d- I( X 设载波频率fo=400kHz,为了保证绝大部分信号能量传输到接收端,取L=33.7μH?C1=0.047μF。2 [& D9 h1 F2 u
3 i6 j3 p, N, b. D+ k 2.2电流监视技术
6 l; ?/ F& e4 |* |: _4 y
/ T* `6 g: b' y" |# _ 为了防止通信线路的人为破坏和电磁执行器因某种原因造成流过电磁线圈的电流过大而烧毁线圈,本文在智能密码锁设计中采用电流监视技术。电流监视器采用MAXIM公司生产的电流/电压转换芯片MAX471。该芯片能将被测电流I转化成对地输出电压U,且有测量范围大、精度高、输出电压U和被测电流I成正比等特点。电流监视器输出电压送A/D转换器,单片机通过读取A/D转换结果,获知线路中电流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发出报警信号。
6 U) m( a E; k: i- r/ t5 c' p w; i1 b4 r/ {- L( X- V7 P4 _
2.3数据通讯与预处理技术
( W0 l/ l$ ~5 C# ?( ~+ u# @: j: v6 t& ]. h; {! D/ ~* k
智能监控器接收锁具发来的状态信息(其中包括锁具的开启、关闭、第一次密码错、第二次密码错、第三次密码错等)、流过电磁执行器线圈的电流值,并读取该时刻通讯线路的供电电流值,三者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数据块,其中操作状态占1个字节,供电电流占2个字节,线圈电流占2个字节。智能监控器在与电子锁具通信过程中,始终处于接收状态。为了提高通信可靠性,本文在通信协议中采用重复发送的方式,电子锁具对每一组数据重复发送5次,智能监控器接收到这组数据后,采用大数译码定律纠错,保证了数据接收的准确性。另外为了节约内存需对接收到的数据采用预处理技术,即每接收到一个数据后,首先将该数据与设定的门限值比较,如果大于门限值,则发出超限报警;如果小于门限值,则将该数据与当日接收到的同类数据比较,保留较大者。这样每天存储的数据为同类数据中的最大值。
& |/ ~2 O9 S$ q8 l4 v5 u
( h6 Z; J/ _- I. ]4 g. a 2.4智能化分析
& {+ }$ o, |1 S2 L5 Q- b1 Z# s, _3 Z( l* Y1 ~
智能化分析与预测技术就是以每次接收到的数据块为依据,与此前同类数据的记录值作比较,分析该操作引起电流变化的大小及趋势,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报告管理人员,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4 ]2 G B% I/ h, j% [5 i
6 X1 d' y ^$ I5 R 3系统软件设计' w/ T) S) ^% ?3 w! s, V+ ~ F
" B0 `" M7 m+ N6 M1 T
智能密码锁软件采用51系列单片机汇编语言对智能监控器和电子锁具分别编程。智能监控器软件包括键盘扫描和LCD显示程序、蜂鸣器驱动程序、时钟修改和读取程序、数据通信与预处理程序、智能化分析程序及线路监测程序等模块。电子锁具软件包括键盘扫描与译码程序、LCD显示程序、通信程序、电磁执行器驱动及检测程序、传感器接口程序等模块。软件设计过程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便于程序的阅读、调试和改进。
% `% w' L! f2 v9 ?4 T$ q
8 E2 K: M! u- G1 H5 t- M 智能密码锁充分利用了51系统单片机软、硬件资源,引入了智能化分析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在某型号保险柜安装使用,受到用户的欢迎。另外,智能密码锁在软、硬件方面稍加改动,便可构成智能化的分布式监控网络,实现某一范围内的集中式监控管理,在金融、保险、军事重地及其它安全防范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